宋末大军阀

宋末大军阀


男主:王肃      女主:无女主
作者:野火烧不尽      状态:连载中
最新章节:第42章 共126,563字    2024-09-14
1125年10月,金国因宋朝屡次违约,挥师南下伐宋,早已糜烂的宋军一触即溃,野蛮的金兵纵横驰骋,北方大地已然成为人间炼狱。 值此乱世,王肃该如何选择, 是助纣为虐,助金灭宋? 还是力挽狂澜,扶宋灭金? 亦或是扭转乾坤,再建汉人新王朝?

  章节目录:

第5章

真定府自古便是北方重镇,五代唐改镇州置,后晋天福七年(942)改为恒州,后汉改为镇州,北宋时期改为真定府,辖境相当于今天河北唐河以西,藁城、元氏以北地区。

宋朝时期,由于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山川屏障,只得在一马平川的河北大地构建起真定、大名、河间等坚城重镇屯驻重兵以防北方游牧的突进。

此刻的真定知府刘韐手扶女墙,望着不远处连绵不绝的金军大营,显得忧心忡忡。

三天前,中山府守将王彦、刘壁领兵四万伏击南下金军,歼灭千余前锋部队后,因队形不整,被大队金军冲击,导致大败,只剩二万多人逃回城里。

完颜宗望随即领军猛攻中山府,本以为能够一鼓作气登上城头。谁想中山府守军虽然经历大败惊魂未定,但仍然顶住了金军的猛攻,攻城的金军连城头都没登上去,就在城外的空地上留下了千余具尸体。

完颜宗望一时间也拿城高池深的中山府没有办法,只能留下数千军牵制,领着六万大军悉数南下围攻真定府。

六万大军在真定城外扎下连绵数十里的大营,极目望去尽是起伏不定的圆顶帐蓬,东、北、西三门围得水泄不通,唯独南门之外不设一营一帐,显然完颜宗望深谙围三而阙一的兵法精要。

“知府大人,城外金军数量众多,城内只有万余将士及协防民壮,是否将陈淬将军的三千军调入城内?”站在一旁的真定府马步军总管王渊担忧的说道。

“不必,他们于城外堡寨驻防,正好与我们互为犄角之势,金军不拔除城外堡寨就不能全力攻城,再说了城中除却万余禁军尚有敢战士千余人,骁勇善战,何惧金贼!”刘韐摆了摆手轻声说道。

敢战士是刘韐组建的一支新军,这也是他不惧金军的信心来源。1122年宋伐辽时期,宋军接连大败,导致从河北地区抽调的部队损失惨重,特别是第二次伐辽败报传来,宋朝深感惶恐,担心辽军乘胜南下入侵空虚的河北地区。

河北地区自1004年宋辽之间签订了澶渊之盟后,有一百年没有打过仗了,防务松弛,一旦辽军南下,组织不起能够抵抗的力量,有兵临城下的危险。在这种情况下,宋朝紧急在河北地区征募士兵,组织防务,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入侵的辽国大军。

真定知府兼真定府路安抚使刘韐积极响应,他深知辽国入侵时间紧迫,必须短时间内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,所以就招募境内有一定习武基础的百姓,这样招募来的士兵经过短期基本训练就能成军,可以有效防御辽军入侵。由于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禁军部队,招募入伍的数千人皆有习武基础,以“敢战”为号,因此这支部队被命名为“敢战士”。只是他们没有等来南下的辽军,倒是等来了更加凶猛的金军。

刘韐说完后就眯着眼睛紧紧盯着城外的金军,思索对敌之策。他虽是进士出身,属于文官体系,但却不是那种不知兵的文官。他在西北等地多次任职,期间更是主持了延州应对西夏军的防御之战,多次挫败过西夏军的进攻。

“父亲,金军长于野战,短于攻城,我等只需严守城池,多做锐箭强弩定可挫败金军,守住真定。”长子刘子羽附和说道,他11岁即随刘韐于军中历练,至今已有20年,其不论盛夏还是严冬,皆穿单衫,日射矢三百,允文允武,颇知兵事。

刘韐轻轻颔首,显然颇为赞同。

从探到金军南下的消息开始,他就已经组织附近村镇的民众迁入城中,焚毁屋舍,阻断水源,但奈何金军南下速度太快,这些工作才刚刚开展,金军就已经扑到了城下,坚壁清野做的还不是很彻底。

“王总管,你可于城内再征集一万民壮,将靠近城墙二十丈内民房一律拆除,多做滚石檑木,以备守城之用。”刘韐指着靠近城墙的一排民房说道。

王渊刚要应声回答,却听得城外金军大营猛然间响起一阵鼓声,数十张牛皮大鼓的鼓声和雷鸣没有什么区别,震的人骨头都麻了。

刘韐虽然已有58岁,但多年的军事生涯,并未使其老眼昏花,他顺着鼓声向城外看去,只见乱糟糟一群人涌出大营直向陈淬驻守的堡寨行去,由于两地相隔不远,从城上可以清楚看到这些人中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更有些身穿制式军服的宋兵,只是他们手中没有兵器,身上也未穿铁甲。

王肃和周围人一样,仰头看着站在高台处的一个金兵,只见他大声喊道“你们这些宋人听好喽,要活命的,皆要背负土袋填平城下壕沟。”指了指不远处堆积的土袋,“负土一袋可得一枚签筹,2个签筹可回营休息。”

那金兵连喊数遍后,便跳下高台,指挥士卒驱赶这些宋人负土填濠。

人们面面相觑,不知所措,直到刀枪齐出,才“轰”的一声去争抢土袋。动作慢的顿时就被长枪捅倒在地,锋利的枪刃刺穿了人们的身体,鲜血顺着伤口流淌到地上,染红了一片。有那一时没死的,双手紧紧抓住枪杆,不住的哀嚎。那军官在沙场厮杀数年,根本不为所动,随着他一声号令,士卒纷纷拔回长枪,那些被刺中的人就如柴草一般,跌落在地上。

那军官拔出腰间佩刀,走到一个被刺中还未死的妇人旁边,不顾妇人哀求的目光,拽住头发,挥动佩刀砍下首级,狞笑着扔进人群中,吓的众人惊叫着连连后退。这才满意的大声喊道“筹措不前、临阵脱逃者一律斩首,你们这群猪猡,还不快去搬土袋”。

督战队凶残的杀戮迫使人们很快作出选择,争先恐后的背负土袋。

金军抓获的附近百姓及中山府战俘足有上万人,黑压压的一片,他们聚集在堡寨1000米外,只等一声令下就冲出去。

王肃一边往肩上扛土袋,一边瞅着千米外的堡寨。

堡寨位于城墙东侧2里处,堡墙正面约有300米宽,底部是灰白色,应该是石头铺成,高有4米。在石头上面又进行夯土,把整个寨墙的高度拔到了12米左右。

寨墙外10米处,宋军挖有一条深5米,宽4米的壕沟,壕沟下遍布鹿角、竹签,只要掉下去必死无疑。

王肃眼睛极好,能够清晰看到寨墙垛口处不时闪烁的寒光,第一波冲到城下的人,守军的弓弩必定会重点关照,不如自己落后一些,到时射手开弓也累了,活下来的机率应该大些。

“呜----”随着一声悠长的牛角号声,扛着土袋的百姓和战俘如同蚂蚁一般开始向壕沟冲去。

堡寨上众人将这一幕看的一清二楚,不由得纷纷骂道:“这些金贼真是卑鄙,竟用百姓来填堡外壕沟!”

“弓弩准备,靠近壕沟者立即射杀。”陈淬虽然也知这些百姓是被金军逼迫,但却不能让他们安然无恙的填平壕沟,就像西夏军中的“撞令郎”一样,他们被西夏掳走,每到战时便安排进行一些填壕、攻城一类的炮灰任务,在西北之地任职过的陈淬明白若是放任不管,只会导致城池陷落,更多的人被掳掠,所以为将者必须铁石心肠。

“大人,这城下的都是大宋子民,更有不少是堡内士卒的亲属家眷,属下怕此举会致使士兵军心浮动!”一旁副将当即反驳道,他是真定本地人,家族世代居于此处,多少年下来,早已是盘根错节,城外那些被抓的百姓保不齐就有他的一些亲朋故旧,所以他极力反对。

“你敢抗命?”陈淬语气森严的问道。

“末将不敢,可是”

看着越来越近的百姓,陈淬心中着急,不待副将说完便大手一挥,“没有什么可是,立即执行”。说罢手摸向腰间战刀,只要他再敢说一个不字,就当场斩杀。

那副将也感觉到了陈淬的杀机,遂不敢再说,只能与身边几人抱拳退下。

“备战、备战!”随着一声声军令传下,城头上响起隆隆的战鼓声,各级将校的呵斥声掺杂其间,弓弩的拉弦声也响成一片,箭矢闪烁着耀眼的寒光直指城下身着布缕的大宋百姓。

王肃估摸着肩上的土袋约有四十来斤,虽然扛起来不甚费力,但是从这儿到壕沟边的距离大概有1000多米,从这儿跑到壕沟处再返回,来回4次,只要期间不让箭矢扎个透心凉,今天就能活下来了。他将土袋扛在右肩膀处,身形放低,以便土袋能够遮住大半个身体,能遮挡下箭矢。

他落在人群后面,身旁都是些老人、女人和半大的孩子,有些年纪小的孩子需要两人才能抬起一个土袋,在金兵看来,这些七八岁的孩童就算不能把土袋扔进壕沟,但只要能消耗些守军的箭矢也是好的。

很快,王肃就扛着土袋跑完了大半程,距离壕沟越来越近,也越来越危险。不时有人被箭矢射倒在地上,有些人没有被射中要害,大声的哭喊着请求别人帮自己一把,把自己拖到后面去,离开城头弓弩的射程,可是几乎没有人理会他们,谁都明白,这时候浪费力气就意味着自杀。

王肃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眼睛紧紧盯着50米外的壕沟,他现在的位置比较安全,绝大部分城楼上的弓弩手都瞄准护城壕边正在投掷土袋的人射击,只有少数偏离目标的才飞到这边来,城壕边人群密集,不断有人中箭倒入护城濠中,甚至有的人性急,竟将前面的人推入濠中,好让自己有空隙扔下土袋。

(小说未完,请翻页阅读!)

上一页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下一页